周期

何为周期?

  • 物理学:重复一次的时间
  • 经济学:反复出现的扩张与收缩
  • 生物学:生物界反复发生的生理或行为节律

归根到底是:会重复发生的特定模式

  • 顺势而为,看不清,怎么办?

    拉高维度

  • 拉高纬度看什么

    核心就是了解周期。顺势就是对不同周期不同阶段的判断。

历史周期 & 施特劳斯-豪代际理论 (Strauss-Howe Theory)

//历史周期:

  1. :新王朝建立,休养生息,国家蒸蒸日上。
  2. :达到顶峰,国力强盛,百姓安居乐业。
  3. :内部开始腐化(人的问题),导致财政困难,社会矛盾激化。
  4. :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内部政变,旧王朝覆灭。

然后,一个新的力量会在这片废墟上重新建立秩序,开始一个新的循环。

//施特劳斯-豪代际理论 (Strauss-Howe Theory)

核心观点:历史的周期性,源于代际的更替。

他们认为,社会的情绪和氛围会像四季一样,经历一个大约80-100年的完整循环。这个循环由四种不同类型的“代际”共同推动。

这个理论有两个核心部分:

  1. 四个阶段 (The Four Turnings):也就是历史的“四季”,分别是繁荣期、觉醒期、解构期和危机期。
  2. 四种代际原型 (The Four Archetypes):即四种不同性格的世代,分别是先知、游牧者、英雄和艺术家。

【四季】

第一阶段:繁荣期 (The High):春天播种

  • 社会高度团结:人们共享着渡过难关的记忆,集体主义精神高涨。
  • 制度稳固:新的社会秩序和机构建立起来,并且运转良好,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  • 个人主义式微:强调“我们”而不是“我”,个人被鼓励为集体利益而奋斗。

第二阶段:觉醒期 (The Awakening):夏天生长

当在“繁荣期”这个安逸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,他们没有经历过父辈的苦难,所以他们会开始质疑父辈们建立的那些规矩和集体主义价值观。

  • 个人主义抬头:人们开始强调个人价值、精神追求和“内心的真实”。
  • 质疑权威:年轻人会挑战现有的社会规范和制度,认为它们虚伪、压抑人性。
  • 社会开始分裂:社会不再是铁板一块,各种新的思想、艺术和运动会涌现出来,社会开始出现裂痕。

第三阶段:解构期 (The Unraveling):秋天收获

  • 社会极度分裂:在“觉醒期”中被唤醒的个人主义,现在发展到了极致。人们不再相信集体,只相信自己。
  • 制度失灵:旧的社会规范和公共机构被认为是腐朽和无能的,人们对政府和专家普遍感到不信任。
  • 乱中有进:虽然社会看起来很混乱,但也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。新的技术、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会不断涌现。

第四阶段:危机期 (The Crisis):冬天休眠

当这种极度的个人主义和对制度的不信任达到顶点时,一个小小的火星就可能引爆整个社会,把所有人拖入一个巨大的危机之中。

  • 社会秩序崩溃:旧的制度和权威不再被人信任,社会充满动荡和冲突。
  • 集体主义抬头:为了生存,人们会放下个人分歧,团结起来,形成新的集体,共同应对巨大的外部威胁(比如战争、革命或经济大萧条)。
  • 推倒重来:最终,旧的秩序会被彻底摧毁,为新秩序的建立扫清道路。

【代际】

英雄 (Hero)

想象一下,在那个充满动荡和牺牲的**“危机期”(冬天)**中出生和长大的孩子们,他们从小目睹的是父辈们如何团结一致,重建家园。

  • 崇尚集体:他们是天生的“建设者”,相信为了更大的目标而奋斗是理所当然的。
  • 积极乐观: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,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。
  • 务实肯干:他们是实干家,专注于解决问题,建设社会。

先知 (Prophet)

当“英雄”的一代在春天里建设了一个稳定、富足的社会后,他们的孩子,也就是在**“繁-荣期”(春天)**中长大的一代,就会开始把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。

  • 追求自我:他们是天生的“梦想家”,更关心精神层面的东西,比如个人价值、道德和原则。
  • 批判现实:他们会对父辈建立的那个看似完美的社会提出尖锐的批评,认为它压抑、虚伪。
  • 引发变革:他们是社会变革的发起者,会用新的思想和价值观去冲击旧的秩序。

游牧者 (Nomad)

在“觉醒期”(夏天)长大的孩子,他们看着“先知”父辈们整天忙着批判社会,追求理想,却往往忽略了对他们的关心和管教。

  • 务实和强硬:他们不再相信理想主义,而是学会了靠自己。他们是天生的“幸存者”,懂得如何在混乱的世界里保护自己。
  • 厌恶规则:他们对一切宏大的叙事和集体的理想都感到厌烦,更相信个人的直觉和实用主义。
  • 漂泊不定:他们是游牧者 (Nomad),像游牧民族一样,不断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地方,但很难真正融入集体。

艺术家 (Artist)

在混乱中长大的艺术家们,渴望回归秩序,为“英雄”们的再次登场铺平了道路。

  • 备受呵护:他们在一个过度保护的环境中长大,被教导要听话、懂事。
  • 敏感和优柔寡断:他们是天生的“调解员”,善于体察人心,但缺乏决断力。
  • 依赖集体:当社会进入“危机期”(冬天)时,他们会很自然地追随“英雄”一代,成为重建社会秩序的中坚力量。

科技周期

  1. 康德拉季耶夫 (Kondratiev):他是一位苏联经济学家,像一个细心的观察者。他在20世纪20年代,通过分析大量的经济数据,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大约50-60年一次的长波周期(繁荣与衰退的交替)。但他并没有完全解释清楚是什么在驱动这个长波。

  2. 卡洛塔·佩雷斯 (Carlota Perez):她是一位委内瑞拉裔的学者,像一个深刻的解读者。她在康德拉季耶夫的基础上,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解释:这些长波周期,本质上是由根本性的技术革命所驱动的。

【康德拉季耶夫】康德拉季耶夫长波(K-Wave)

春天(增长期): 新技术萌芽,生产力大幅提升,经济进入增长期。这是一个创新驱动、低通胀的“播种”阶段 。

夏天(过热/滞胀期): 技术逐渐成熟,带来普遍繁荣,但也伴随着投机狂热和通胀压力上升 。

秋天(衰退/平台期): 技术的增长潜力耗尽,经济增速放缓。信贷泡沫掩盖了实体经济的停滞,最终以金融危机或泡沫破裂告终 。

冬天(萧条/萧条期): 这是一个痛苦的去杠杆和结构调整期。债务被清算,旧的产业模式崩溃,为下一轮“春天”的到来扫清障碍 。

  1. 上升期 (A阶段):经济繁荣,物价上涨。【春+夏】
  2. 下降期 (B阶段):经济停滞或衰退,物价下跌。【秋+冬】

【卡洛塔·佩雷斯】“技术-经济范式”演化模型

康波的背后,是技术革命的周期

核心思想是,每隔一段时间,就会出现一个颠覆性的**“技术革命”**,它会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,引发一连串巨大的涟-漪。

  1. 安装期 (Installation Period)

    • 金融资本主导:大量的钱追逐着新技术,试图抓住下一个暴富的机会。
    • 创造性破坏:新技术冲击着旧产业,引发巨大的社会变革,有人欢喜有人愁。
    • 收入差距拉大:懂新技术、有资本的人会迅速致富,而其他人则被甩在后面。

    但这种非理性的狂热,最终会吹起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。就像当年的互联网泡沫一样,很多公司其实根本不赚钱,全靠概念和炒作。当大家意识到这一点时,泡沫就会“砰”的一声破裂,引发一场金融危机。

  2. 展开期 (Deployment Period)

    • 生产资本主导:重心从金融投机转向了实体经济。企业开始利用已经成熟的基础设施和技术,去创造真正能改善人们生活的产品和服务。
    • 黄金时代:新技术与社会深度融合,带来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和经济的普遍繁荣,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和稳定。
    • 制度完善:政府会出台新的法规和政策,来引导和规范新技术的健康发展,确保更多人能从中受益。

中间通常会伴随着一次巨大的金融泡沫和崩溃,作为两个阶段的分水岭。


一个完整的康德拉季耶夫长波(大约50-60年) ≈ 一次完整的佩雷斯科技周期(一个安装期 + 一个展开期)。

长波的上升期 (A阶段)展开期:新技术与社会深度融合,生产力大爆发,经济进入“黄金时代”。

长波的下降期 (B阶段)安装期:旧的技术红利消失,新的技术革命正在酝-酿,社会充满动荡和投机,最终以金融危机告终。

周期的客观性与主观性

党的历史周期性?

刚才我们聊的历史周期和 理论 你觉得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

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(比如万有引力),还是一种我们为了理解历史而发明出来的分析工具(比如星座)?

1. 作为“分析工具”的主观性 🛠️

  • 是我们选择了“周期”:历史本身是连续不断的,是我们为了方便理解,才从中截取片段,寻找模式,并称之为“周期”。就像我们仰望星空,将星星连成不同的星座一样,是我们在赋予其形状和意义。
  • 理论的局限性:任何理论,包括施特劳斯-豪理论,都是一种简化。它会忽略很多不符合其模型的细节。比如,它能很好地解释美国历史,但用在其他国家可能就不那么灵验了。

2. 作为“客观规律”的伟力 💪

  • 人性的共通性:无论在哪个时代,人性中的某些基本要素(比如对安全的渴望、对意义的追求、代际之间的矛盾)是相对稳定的。这些共通的人性,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下,确实会倾向于产生相似的结果。
  • 规律的“自证预言”:当足够多的人相信某种周期存在时,他们可能会在无意中促成这个周期的实现。比如,如果大家普遍认为社会即将进入“危机期”,这种恐慌情绪本身就可能加速危机的到来。